|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贵定县民族民间保护项目

贵定县民族民间保护项目

关键词:贵定,民族项目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贵定县人民政府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gd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72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一、鼓龙鼓虎·长衫龙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玓》,是流传在贵州苗岭山区小花苗聚居区所独有的苗族芦笙舞蹈。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朝年间,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被诰封为龙虎将军,后因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哭丧几日绝食而死”。他是苗族同胞的英雄,为了纪念他,“鼓龙鼓虎·长衫龙”舞蹈就被“定型”并一代一代地被传承下来。在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由大平伐安抚司首领狄亮归顺朝廷而建立“顺元路军民安抚司”,达成中国历史上首开苗蒙两族联盟的先例而举行庆典时,“鼓龙鼓虎·长衫龙”舞蹈就已作为庆典的主要内容。长衫龙伴随着苗族同胞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老一辈芦笙手们手把手的传承之下,才得以完整传承至今,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冲击,现以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

  二、益肝草

  “益肝草”是保存在贵州布依族民间的一种解毒茶,由几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它历史久远,至今已由赵氏家族第八代掌握。是布依族乃至其他贵定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药。由老一辈言传身教才得以完整传承下来。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冲击,现已处于严重濒危状况。

  早在200多年前,布依族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由于采食植物,得以接触并了解某些植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为了同乙肝疾病作斗争,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启示药师对地耳草、酸汤杆、客蚂叶等自然产物的治病效果予以注意并加以利用,综合中医“阴阳”理论学说,布依药师赵氏祖先就研制出由地耳草、酸汤杆、黄栀子、客蚂叶等配置的“益肝草”。

  “益肝草”有一定的应用性,是布依族前辈在征服自然、防止疾病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它较完整地吸取了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在防止疾病,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并且成本低,缓解了卫生费用与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并有着科学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苗族长鼓舞

  苗族长鼓舞流传于贵州省贵定县西南面苗族一支系海葩苗族聚居区。苗族长鼓舞起源于苗族鼓社时期,据考证为隋唐时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设礼仪教化、倡导芦歌鼓舞,以进行祭祀、庆典活动。在海葩苗族人民最隆重的祭祀性活动“牛打场”中,长鼓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铜鼓、长鼓、芦笙为一体配以女子群舞的综合艺术形式。

  “长鼓舞”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以芦笙舞为主,铜鼓、长鼓仅起伴奏作用。表演时,盛装的年青女子不断变换舞蹈动作,芦笙手腿步稳重而朴实,芦笙曲与舞步丝丝入扣;另一种表现形式却以铜鼓、长鼓为主,鼓点变化极多,共有十九种,因仪式内容不同,鼓点就不同,时而鼓点如万马奔腾,激动人心,时而如泣如诉,凄惨悲哀,黯然泪下,人们表演这种舞蹈时往往通宵达旦进行。后来此舞蹈也在各种节日、喜庆场合、婚丧嫁娶中表演,起到娱神、娱人和自娱的作用。苗族芦笙长鼓舞就是在这种广泛性、群众性的基础上而得以传承,长盛不衰。

  苗族芦笙长鼓舞体现了古老的海葩苗的祭祀文化,承载着海葩苗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大量原始农耕祭祀的礼仪,在长鼓舞中被保留下来。通过以歌舞娱神的形式祭祀自己的祖先,保留了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海葩苗族民众生活情状的重要依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九板十三腔十八调

  “九板十三腔十八调”是流传在贵州省贵定县布依族村寨的布依族民间山歌曲调。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艺术性浓,它伴随着布依族人民的农耕生活而形成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由于受时代传媒和现代文化的影响,广大农村青年的文化娱乐兴趣已经转移,就是布依山歌都很少有人愿意学、愿意唱,更不要说唱“十八调”、知“十三腔”、懂“九板”了。致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已传承和发展了上千年,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深深刻着各个时代的文化烙印,对研究古代道德伦理、文学音乐及民俗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三、贵定云雾茶手工制作工艺

  云雾茶亦称鸟王茶。位于云雾镇鸟王村的关口寨,云雾茶的发源地,全寨皆是海葩苗居住,所以鸟王茶也称苗茶。鸟王茶树形属半乔木,主干明显,树枝直立,半披张。成茶品质:形美色翠,条索紧细,自然卷曲,色泽绿润,密披白毫;清香馥郁,鲜爽醇厚,甘甜舒适,嫩栗香持久。根据茶叶专家测定,鸟王茶树良种的自然品质优异,一芽一叶春茶,茶多酚31.67%,氨基酸2.18%,咖啡酸3.39%,水浸出物43.28%,儿茶素每克114.66毫克。

  自古以来,云雾茶的制作工艺以鸟王苗民为代表,其种茶技术、加工工艺代代相传。

  云雾山区域的苗族同胞每年采茶要进行祭祖的仪式,据传采“神茶”时,要选择童男童女各六人“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后于半夜子时参拜茶树之后再采茶芽。每年“清明”、“谷雨”气节两次,同时还要进行“砍牛祭祖”、“打茶鼓”仪式,然后才开始采茶。

  茶采来后,就是进行制茶。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炒三揉一烘干”(也有四炒四揉一烘干的),即把鲜叶杀青后起簸箕揉,接着二炒二揉,三炒揉团整形提毫干燥成茶。

  整个制茶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早上采的鲜叶,吃过早饭炒制,茶留锅中慢慢烘干。下午采的茶,晚上炒制。第二天早上煮饭前起锅。

  云雾茶的这种制作方法一直沿袭到20世纪90年代,过去进贡皇室的贡茶就是这种加工方法。

  云雾贡茶以其“卷曲披茸、色泽银绿、汤色绿黄清澈、香所馥郁、味浓爽、回甘力强、叶底嫩绿微黄明亮”等特点,成为海内外茶叶家族中的“皇后”。199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品尝贵定云雾贡茶后,即兴题写“佛茶”;1993年8月茶获抗老保健精品保健金杯奖;2002年10月、2005年10月两度获中国杭州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8年10月,“黔枝御叶”云雾贡茶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四、四月八“花米饭”制作工艺

  花米饭是布依族独有的一种食品,说是独有,缘于它染制方法独特和唯一。

  花米饭的染制以糯米为原料,用植物的根、茎、叶、花等作染料制作而成。

  用枫树叶,可以染成的黑亮黑亮的花米饭;用酸汤杆的根(布依语:米多烈),可以染成嫩黄嫩黄的花米饭;用红苋菜,可以染成的粉红粉红的花米饭;用相石叶,可以染成紫蓝紫蓝的花米饭;而要染赭红赭红的花米饭,则在煮沸的酸汤杆根的汁液里加入适量的草木灰就可染成了。

  据有关学术专著记载,枫香树叶有祛寒、通络、去风湿、止白痢的功效,酸汤杆的根入药有清热利湿、清肝醒目、治肿病、去黄疸的疗效,而红苋菜、相石叶,都是常见的上好野菜,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E等,有着极其重要的食疗作用。

  根据1960年国务院颁布的《食用合成染料管理暂行办法》“食品中应尽可能不使用染料着色”之规定,布依族四月八用香树叶等植物的根、茎、叶、花等作染料染成的花米饭,不仅色、香、味惧美,而且具有民族民间中草药的食疗作用,还符合天然食品的卫生要求。

  为此,我们认真发掘、保护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色素资源,科学地总结民间使用天然植物色素的传统经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把无毒天然食用色素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我们今后的食品色更艳、香更纯、味更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加绚丽的色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五、苗药胡三帖主要产在贵州省贵定县。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德新镇,定东乡,定南乡,巩固乡等少数民族地方。

  胡三帖是胡氏传统医药百年秘传的济世良方,早在明代,胡氏医药就因置于地窖的陈年药酒有如观音菩萨净瓶中的甘露,可以普济众生解除病痛,老百姓称其为“观音露”,据胡氏家谱记载,胡三帖自第14代先祖胡日祥迁至贵州,汉苗通婚逐渐掌握了苗族族人的用药习惯,在后来的不断南北迁移中,以内病外治的超前理念将内服的酒剂逐渐配伍成外敷治疗,通过不断的调配由原来的每天使用到隔天使用到三天使用到五天使用直至今天的七天使用一次,以更安全更快速更便捷的三帖药巾敷贴即可快速治疗各种顽固疼痛和肌体障碍疾病的神奇疗效享誉江南苗岭,世间传称“胡三帖”;胡三帖(观音露)的传统验方,代代相传以来不断在实践中加以调配和修改,形成了独特的二十一味经典配方,五香血藤、山枝茶根、路边金、铁筷子、独活、威灵仙、五加皮、络石藤、松节、木瓜、川芎、三棱、莪术、郁金、青皮、楝实、侧柏叶、地榆、木通、金银花、虎杖。

  方中集五香血藤、山枝茶根、路边金、铁筷子等贵州苗族传统医药,以及独活、威灵仙、五加皮、络石藤、松节、木瓜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止痛之药,则风祛、络通、痛止、痹证除,故本方对颈腰椎病顽固疼痛、肩周炎、肌筋膜综合症、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肌寒骨冷以及跌打损伤等有良好效果;全方共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对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肌筋膜综合症、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肌寒骨冷、陈旧性跌打损伤具有保健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更为独特的是胡三帖的传统工艺,自祭祀祖先,参拜天地,原药疏理,深山采摘,泉水清洗,木板分切,竹篓晾晒,铁锅熬煮,羊油煎炒,石磨碾碎,陶缸存放,米酒浸泡,陈醋发酵,地窖贮藏,二次发酵,历时三年,以十六道传统工艺古法制成传世苗药胡三帖,在现今工业化时代具有原创性及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

  六、苗族雷公舞,苗语称“宋阿格叔”,又译意为送雷公,是保存在黔南贵定县宝山街道办事处定东乡双河村大兴寨、虎转田一带的苗族一支系花苗村寨中,是花苗宗教法事活动中的一个舞蹈。表演者头戴法帽,身着法衣,开脸画面,在按规定安排好的神案、神袛前且歌且舞,相互唱合,行诸舞吟,诙谐调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一般在迎神还愿时表演,用以驱赶疫鬼,为人求福医病,保佑平安,同时娱乐乡民。至今已传承25代。

  这个停留在原始宗教层面的苗族雷公舞,常于病家有求,巫师扮雷神驱赶疫鬼,医病纳福,保一方平安及病家康复还愿时进行。

  据1991年10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记载:小花苗崇拜雷神,认为是姜子牙的化身。统管人间天时十二时辰和凡人的三魂七魄。如有某人的魂魄碰上地龙十二角神的某一个,那么此人的阴魂即被勾走,而得“贤神病”(神经病)。此时必由巫师扮作雷神,为病人作法祛难:雷打火烧恶鬼,解救病人消灾脱邪。这种祭神驱鬼的巫术仪式,表达的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术情感、观念和理想,也是日渐形成今日苗族雷公舞的基础。

  苗族雷公舞民间俗称“打媒拉”和“索根”(汉译即“叫魂”、“驱鬼”、“打替身),全舞包括法事巫术仪式表演和治疗病人全寨娱乐歌舞两大部分。巫术法事仪式包括安坛摆像、开坛请圣、跳神驱鬼、收坛送圣四部分;娱乐歌舞由吹笙跳乐、逗趣病人两部分组成。前者法事部分通过布置坛场,巫师执法器表演卜卦、洒水、划符念咒动作,敬请雷神和众位灵神下界受祭和以巫扮神、以舞降鬼的仪式表演,演绎雷公斩鬼驱魔、匡正治邪的神秘威力。待病人还魂,即进入仪式的最后部分焚符收坛,送回神灵。娱乐歌舞随着收坛送神、病人康复,众人吹起芦笙跳乐,逗趣病人欢庆,表演雷公消灾介难,一方乐土平安康宁的情景,苗家同胞也从这种意趣独具的舞蹈里获得审美上的愉悦。

  寄寓着小花苗深沉文化情怀和精神信仰的苗族雷公舞,是强化小花苗社会行为规范和凝聚民族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传播小花苗历史文化知识的一种形式,为研究小花苗历史、宗教、民族迁徙、民俗、文艺等学科,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活态资料和典型实例。从既往的弥漫着神秘宗教色彩的酬神娱神活动,发展传衍至今成为苗族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种自娱娱人的民俗活动,使它具有群众性娱乐性文化活动的作用。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